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7 人浏览分享

[保健] 每周“饿”两天,血糖和代谢都变好了

[复制链接]
bzw 发表于  昨天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说起 2 型糖尿病,在不少患者的认知里,这不仅意味着很可能要开启伴随终身的服药历程,还得时时刻刻把警惕心提在嗓子眼;

无论是饮食上的细微变化,还是身体出现的轻微不适,都要联想到是否会诱发并发症。

但一项研究给超重、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通过科学的“饥饿”方式,近 20% 患者能实现糖尿病缓解。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这种“5+2 饮食模式”,看看它如何帮我们控血糖、调代谢。


这项科学研究很重要

先明确一个关键概念,这里说的“饿”不是完全不吃,而是在“5+2 饮食模式”下的低能量摄入。

简单来说,就是每周 5 天正常吃,选 2 天进行低能量饮食,将这两天的总热量摄入严格限定在每日正常需求的 25% 至 30% 区间内。

这一比例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盈余,又能尽量降低对身体基础代谢的过度影响,是一种相对温和的短期热量控制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团队,专门针对超重 / 肥胖的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做了实验。

326 名患者被分成三组,一组用“5+2 饮食模式”,一组做高强度间歇训练加抗阻运动,还有一组只接受常规生活方式教育。

经过 12 周的持续干预与监测,两组受试者的身体数据差异逐渐清晰,其中遵循 “5+2 饮食模式”的患者群体,各项关键健康指标均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改善。

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体脂率均出现显著降幅,与此同时,肝脏脂肪含量有所减少,且与心血管代谢相关的各项指标也同步呈现出明显的改善趋势。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组里 19.42% 的患者实现了糖尿病临床缓解,也就是糖化血红蛋白低于 6.5%,不用再吃降糖药;

而运动组和常规教育组的缓解率,分别只有 11.83% 和 10.48%。


为何这类干预模式能带来如此显著的效果呢?

从能量摄入的维度分析,低能量摄入日有效降低了每日总热量的摄取量,在此前提下,身体便会主动启动 “糖异生” 这一代谢过程。

开始动用储存的脂肪供能,体脂和体重降下来了,胰岛素抵抗(2 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自然会减轻。

再看炎症反应,之前的动物研究发现,糖尿病小鼠禁食后,体内炎症因子会减少,慢性炎症得到缓解,这也能帮助改善胰岛素抵抗。

另外,这种饮食模式还可能调整肠道菌群,让原本储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组织,向能消耗能量的褐色脂肪组织转变,当身体对糖分的代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整个生理系统处理葡萄糖的“效率”也会跟着提上来 。

不过,“饿”也要讲科学,不能盲目减食

首先要选对低能量日,得挑工作或活动量少的日子,比如周末,避免因能量不足影响正常生活。

低能量日的饮食搭配很关键,要多吃高蛋白、低碳水的食物,像鸡胸肉、鱼肉、豆腐能保证营养又抗饿;

还要搭配大量非淀粉类蔬菜,比如菠菜、西兰花,既能填肚子又不超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一定要避开。

至于另外 5 天的常规饮食,也不能随便吃。

要保证食物多样且均衡,全谷物(比如燕麦、糙米)、优质蛋白质(鸡蛋、牛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坚果、深海鱼),还有新鲜蔬果都得有,同时要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不然低能量日的效果就白费了。

还要提醒大家,低能量日里需要多饮水,此时身体因能量摄入减少,基础代谢的稳定和饱腹感的维持更需要水分支撑;

比如少量多次喝些温水,既能避免因口渴误判为饥饿而额外进食,也能帮助身体代谢掉多余的微量废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避开跑步、高强度间歇训练、负重深蹲这类剧烈运动。

因为低能量日身体能量储备本就处于相对偏低的状态,剧烈运动需要大量糖原供能,一旦能量供应跟不上,很容易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甚至可能因过度消耗导致肌肉流失,反而违背低能量日的调理初衷。

最后必须强调,“5+2 饮食模式”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有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尝试这种模式可能引发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危险;

孕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需要充足营养,也不适合此方法。

如果想试试这种饮食模式,一定要先找内分泌科医生和营养师评估,让专业人士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制定方案,这样才能在控血糖、调代谢的同时,保证安全。

来源:新城逆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1510

主题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5 bozhoubbs.com 皖ICP备140146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