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081 人浏览分享

谯城区亳宋河建起生态长廊

[复制链接]
皖北小生 发表于 2014-7-14 08: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条河的水变清了,生活在这里更舒心了! ”7月5日,在谯城区亳宋河边,华佗镇程屯村村民程德全一边给花草树木浇水,一边高兴地说。

    亳宋河紧邻105国道,连接安徽河南两省,是亳州的北大门。据村民介绍,没治理之前,亳宋河岸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夏天蚊蝇满天飞,骑车路过这里的人只想把车骑快些。在“三线三边”整治中,谯城区把亳宋河环境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力求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状况。

    亳宋河全长20.3公里,一期工程治理9.8公里,总投资8000万元,清淤35万立方米,建设溢流坝2座。 “除了这些常规性的建设,在绿化美化方面,区里下了大功夫。 ”谯城区水务局农建办主任申杰说,按照规划,景观改造范围包括河道西侧景观腹地17米、东侧可用景观腹地50米,绿化面积近70万平方米。谯城区选择了苏州一家园林公司的设计方案,要把亳宋河沿岸打造成绿色环保的生态长廊。

    在105国道旁,宽阔的亳宋河蜿蜒静流,河道两侧腹地上雪松、女贞、泡桐等30多种树木错落林立,郁郁葱葱;岸边黄金菊、月季花、麦冬、花叶芦竹疏密相间,生机盎然。低矮植被在能工巧匠的剪刀下组成各种图案,令人赏心悦目。在园林专家的指导下,村民郑明意领着大家在岸边栽种、修剪苗木,“过两天要下雨,趁着雨前把这一片栽活,我们的工期就能提前完成。 ”郑明意给大伙鼓劲。让村民们感到高兴的,不仅是河道清淤改变水质,道路沿岸绿化改善环境,还有路边的“自留地”。

    伴随着“三线三边”整治,105国道变宽了,车辆速度都不慢。考虑到村民外出的安全,谯城区利用河道西侧高差较大的特点,在公路靠近河道一边,单独开辟出一条3米宽的非机动车道,铺上红色混凝土,与黑色柏油主路形成强烈色差。这条红色道路被华佗、张集等乡镇的村民们称为“自留地”,傍晚,“自留地”成为村民们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谯城区文明办主任杜健介绍,谯城区牢固树立做靓安徽西北大门的“门户”意识,高标准治理“三线三边”,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3.5亿余元治理环境。今年,区里谋划了20余个“三线三边”治理项目,随着一个个项目的相继实施,一处处美景将相继呈现。 (安徽日报-唐桂芳 武长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关注

2

粉丝

974

主题

QQ|关于我们|商务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亳州家园网 ( 皖ICP备14014694号-1 )

GMT+8, 2024-6-2 06:55 , Processed in 0.1607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3 bozhou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