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5 人浏览分享

[国内聚焦] 李春生: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太上老君 发表于  昨天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上老君 于 2025-4-30 20:55 编辑

2.jpg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  李春生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春城参加第六届粮食安全发展大会暨超级小麦观摩会,首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特别是对以程魁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企业家们,多年来为超级小麦粮种的培育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和敬意!
  大家知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强调了着力要抓好的“两个持续、四个着力”,千方百计的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其中讲到两个持续,特别强调了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   记得在上届粮食安全发展大会上,我讲了三个观点,其中讲到一个观点就是保证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仍需很大的努力。虽然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了1.4万亿斤,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00公斤,已经超出了400公斤的国际粮食的安全警戒线。但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人均粮食的年消化量已经超过了600公斤,达到了606公斤,全年的粮食消费总量已经突破了1.6万亿斤,达到了1.66万亿斤。这说明我们还有2000多亿斤的粮食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也说明尽管我们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保证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要弥补这2000多亿的缺口,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仍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按照中央的要求,因地制宜的发展好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坚持推动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借此机会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谈一点体会和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考察时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全体学习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着力点。李强总理在去年两会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而行、向新而进,构建发展新格局。今年在两会工作报告中又强调,要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的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我们从前面两位领导的论述、强调当中可以看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很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是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加快构建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是一以贯之、高度一致的。所有这些都贯穿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多年来有关部门,为了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随着全国农业产业坚持高质量发展,也已经取得了明显和显著的成效,目前我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了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主要农作物的耕种的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了74%,农业科技进步有效推进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昨天观摩的超级小麦,我想就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案例,以程魁院长为代表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决心和意志,艰苦创业、科研创新,能取得了今天这样一个成果,确实值得我们点赞,充分体现了科研创新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这个团队为增强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贡献。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进步的提升仍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农业经济体,为了保障14亿人口这一超大群体的生存基本需求之外,还要努力让人民吃得好、吃得更加营养和健康,所以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因地制宜发展好农村和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想应该重点把握好这样几点:
       一是要注重坚持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转型和升级,不断的提质增效。要积极促进农业经营主体,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进行创新研发和攻关,不断破解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和堵点。比如,加快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技术攻关,在品种的更新换代、土壤的改良保育、化肥的农药减量替代、耕作技术的创新等等,在研发创新上都力争取得一定成果,努力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运用数字经济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努力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二是要注重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经过多年的产业融合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已呈现出多元、丰富的业态模式。比如,我国综合型的农业种养业、生态绿色的循环农业、农林牧渔并举“产+销”售贯通的复合型农业、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型农业、以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型农业等等,这些都说明我国产业融合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链上所有的产业都应该追求高质量发展,这样形成的产业模式才能真正有质量、有效果、可持续。所以在发展产业的时候,要努力的延长产业链条、做好农产业的精深加工,形成附加值高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努力打造综合型、复合型的农业产业。
       三是要注重完善健全农业产业发展的标准,提升标准化水平。产业发展到现在,应该注重强调标准规范。这方面我们有条件的,特别是上规模的大型的农业产业企业,应该有这种气魄和胆量,高起点、高质量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来促进团体和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做好产业链标准的实施,通过产业发展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的扎实推进产业进一步做优、做精、做强。正像李强总理讲的,要多出精品、名品,做好、做强经典产业。
       四是要注重品牌的培育和打造。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标志,产品的品牌、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应该是很重要的标志,在市场上至少要有一席之地,或者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说明这个产业能够走得更远,品牌的打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事这方面的企业要不断的对产品品质、功能、特色进行挖掘、打造经营和提升,不断拓展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把区域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通过品牌的培育和打造,通过市场经营,使它变成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五是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政府部门应从产业发展的规划、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入手,制定切实管用、有效的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建成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形成正确的产业导向。我们要支持参与产业发展的各类经营主体,同时要强化政府部门的联动效应,搭建公共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多环节、跨部门组织协调,统筹协调利用好方方面面的资源,更好的形成工作合力,为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

粉丝

5

主题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5 bozhoubbs.com 皖ICP备140146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