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584 人浏览分享

亳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家底”公布

[复制链接]
bzw 发表于 2025-4-11 11: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生产总值(GDP)2521.6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662元,增长7.2%;新增返乡创业项目3.5万个,带动就业10.5万人……3月31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亳州调查队发布《亳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翔实的统计数据记录过去一年我市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

        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加快实施“六一战略”,全力打造“4+6”产业集群,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长中的亳州城更加宜居宜业。刘勤利 摄 

新登记市场主体超10万户

        数据显示,2024年实现生产总值2521.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884.1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332.7亿元,增长4.7%。工业增加值627.3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34.3:53.3调整为12.1:35.1:52.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662元,增长7.2%。2024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5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9%,股份制企业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8%,制造业增长1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4%。分行业看,29个工业行业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118.5亿元,增长1.2%。 建筑业增加值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15.2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519.6万吨,比上年增长0.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7%。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87.6万亩。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0.1万户,比上年增长1.1%。其中,新登记企业2.9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1万户。 

私人汽车拥有量78.3万辆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7.7亿元,比上年增长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4.4亿元,增长6.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6.0%;金融业增加值149.3亿元,增长3.0%;房地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下降0.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94.3亿元,增长4.6%。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6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公路和水运货物运输量33789万吨,增长6.4%。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79950万人公里,增长3.2%;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570.3亿吨公里,增长3.4%;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242.2亿吨公里,增长17.5%。港口货物吞吐量182.1万吨,增长9.7%。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87.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0%,其中私人汽车78.3万辆、增长4.9%。民用轿车拥有量42.2万辆,增长5.8%,其中私人轿车41.4万辆、增长6.0%。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快递业务量8.7亿件,增长38.5%;快递业务收入27.6亿元,增长18.1%。电信业务总量43.8亿元,增长11.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5.9亿元,比上年增长5.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39.1亿元,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6.9亿元,增长6.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242.3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133.6亿元,增长5.3%。全年进出口总额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出口5.2亿美元,增长4.2%;进口0.9亿美元,增长6.3%。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7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国内旅游收入323亿元,增长10.4%。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533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6.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02%,提高1.07个百分点。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33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消费支出19136元,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37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22587元,增长5.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0%,下降0.6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0元,比上年增长6.8%。人均消费支出17022元,增长7.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1%,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6%;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新增返乡创业项目3.5万个,带动就业10.5万人。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5.0万人,比上年增长5.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为508.2万人,下降3.5%。0.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5万人。

全年登记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42项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0.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2.1%;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34.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3%。工业投资增长39.3%,其中技改投资增长36.7%,制造业投资增长37.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8%。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57家,较上年末增加46家。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万人。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46家,其中国家级5家;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全年登记各类科技成果25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42项。授权专利3017件,比上年增长2.5%。年末全市发明专利481件,比上年增长24.3%。全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93.3亿元,增长17.6%;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47.9亿元,增长44.2%。

开户股民总数达20.1万个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96.2亿元,下降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6.4亿元,比上年增长0.9%。重点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0.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4.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增长4.1%,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7.0%,交通运输支出下降14.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387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6.0亿元,增长7.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990.4亿元,增长12.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22.8亿元,下降10.7%。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9家,开户股民(含基金)总数20.1万个,比上年增长16.2%。全市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

亳州健儿获得2个全国冠军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2.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1所,在校生4.8万人。普通高中35所,在校生12.4万人。初中279所,在校生25.8万人;小学742所,在校生44.0万人,初中、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903个,其中医院8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9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个、其他卫生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3649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3210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2537.5万人次。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8131个,其中体育场39个。全年在全国和全省体育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61枚金牌、100枚银牌、78枚铜牌,获得2个全国冠军。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9次,举办百人以上群众赛事活动480场。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7天,比上年增加7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5.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1.8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1.3分贝。涡河亳州、涡阳义门大桥、岳坊大桥、龙亢4个涡河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均为Ⅲ类;西淝河断面水质为Ⅲ~Ⅱ类,较去年水质有所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End--

        来源:《亳州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1381

主题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5 bozhoubbs.com 皖ICP备140146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