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145 人浏览分享

亳州涡河大坝发现一大型东汉汉墓,遭到无良文物专家和承包商合伙破坏!!

[复制链接]
皖北小生 发表于  2011-10-24 09: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皖北小生 于 2011-10-24 09:59 编辑

  亳州市老面粉厂南面靠近涡河大坝发现一大型东汉汉墓,正在进行的管网改造工程上月底9月29日在面粉厂附近地段挖出大量东汉汉砖,不少汉砖上面带有白粉朱砂,怀疑是壁画,还有很多带花纹陶片,附近居民给文物处打电话举报,文物处来人查看后在现场勘探了一天,那天很多附近居民都知道,文物处现场确认是东汉大墓,可能有6个墓室,是亳州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汉墓,应是曹氏家族重要成员,当时要求施工方停工,可后来再无重要抢救发掘的消息,今天夜里10月20号建筑商连夜开挖下管道,现场东西方向地面下有20多米不停的挖出大量墓砖,施工方用挖掘机大肆破坏后,把墓砖还有淤泥挖出,然后又从淤泥中分拣盗窃文物,最后把管道埋进破坏的墓室,一附近居民男青年痛斥现场施工人员说他们毁坏文物,还说自己前阵子打电话举报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下文,当时施工方的一负责人辱骂该男青年,“都怪你!!!一个电话老子多花了好几万送礼,你耽误我们多少事“。 且不说该大型东汉墓可能是曹氏家族墓,甚至有可能揭开曹操墓的真伪。 该墓发现有大量红色朱砂的汉砖,北面和西面都有墓道墓室,现场看到破坏大墓的居民都说该墓大的很,施工方向西挖了20多米都带汉砖,且挖的地方仅仅是该墓的外侧部位,未挖出的还有很多。后来听其他人说亳州市文物局伙同工程承包商隐瞒发现重大东汉汉墓信息,他们向上汇报说无开挖价值,眼看一重要文物景点毁坏在建筑商手里。请市政府领导调查,安阳造假曹操墓不是曹操墓硬说是,我们亳州发现东汉大墓可能是曹操墓却大肆破坏!!!! 另我们面粉厂老人说,原来不知道这些砖是汉砖,在盖面粉厂一些房子时候,距离这个大墓有百米左右距离也曾经发现过类似的东西南北走向汉砖,当时人不懂,就没深挖,可见面粉厂院内可能数个连坏东汉大墓,请政府选派专家进行勘探,同时严惩渎职受贿的文物处有关人员。

  是亳州的市民请顶!请微博!有政府关系或者省文物部门关系的请举报!欢迎大家去调查

  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亳州市民对这样是的事情都会非常痛心,别处城市想找文物资源景点

  都找不到,我们自己却大肆波坏!!!!

回答者: 市文化旅游局 2011-10-21 14:42

  首先谢谢这位热心市民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关心。现将有关情况作以下回复:

  基本情况:文物处是在10月3日下午4点半接到涡北沿河路排污工程工地发现古墓葬报告的。我处派人及时赶到施工现场,并和施工项目办负责人取得联系,要求他们立即停工,保护好现场。次日早晨文物处工作人员对墓葬范围开始进行勘探,初步认定该墓为汉代墓葬,砖室墓。通过一天半的勘探,推断该墓墓室大部分应该改在施工现场南侧,埋藏在沿河路下。该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墓室券顶和墓壁均被破坏,残存部分墓壁。施工东西方向探明均为死土,在墓葬范围外。

  墓葬认定情况: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清理,采集了墓砖、陶片标本,最完整的是一个残缺一半的灰色陶豆,其余未发现其他有价值器物。墓砖部分有残存的白色灰浆面及朱砂红等,通过这些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但不能确定是西汉或东汉。根据该墓葬的体量估计,初步判断为中等规模,应为汉代士大夫相当阶层墓葬。墓葬在历史过程中,严重被盗和破坏。根据《水晶注》记载,曹氏家族墓群分布在亳州城南,当时亳州城的位置和现在的城墙遗址内的老城区大体相当。在现在认定的曹氏家族墓葬中除了曹腾墓、曹嵩墓等少数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余均根据《水晶注》记载推断而定。现在发现的该墓葬出土情况、地理位置和历史记载对照,都不能做出曹氏家族墓葬的判断。

  工作费用及相关处理情况:根据《文物法》的第二十三条规定,在施工现场发现古墓葬,文物部门接到举报后要在二十四小时内赶到现场,并进行处理,清理和发掘费用均由施工方负责,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施工单位在本次工作中提供了挖掘机及相关民工,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但文物部门部门没有收取任何费用。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存在收取贿赂的情况。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进行调查处理。鉴于该墓葬的破坏状况、出土物品和规模大小,文物部门在对施工管道经过的地方进行了调查清理之后。做出了作为城市排污重点工程可以继续施工的处理决定。

    下步保护工作方案:我们对施工区域进行调查清理之后,推断其余可能残存的墓室在沿河路或者北部居民住宅下面。现在不具备调查清理条件。该墓葬的体量和现在出土情况及历史文献记载对照,未表现出重大的历史考古价值。所以文物部门决定把该墓葬作为文物保护点予以登记,通过先期的勘探调查,推断划出一定的墓区范围,对该登记点在文物保护巡查工作中予以保护性监控。以后条件具备时,进行全面的调查清理,根据调查发掘清理的情况再作相应的保护处理。

  相关说明:我市地下墓葬的发现的基本情况和国家文物部门对古墓葬保护管理的原则。我市是国家级历史文物名城,地下古墓葬很多,从新石器我时期到明清和近代都有,但发现数量最多的还是汉墓。汉墓多为砖室或石室墓,地面常有大的封土堆,易于被发现,容易被盗,所以汉墓有“十室九空” 的说法。国家文物部门对古墓葬保护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控制性管理保护为主,不是不得已和重大科研需要,不进行发掘,因为当代人的保护技术水平还有限,发掘可能就是“破坏”。所以古墓葬很多都是在建设中突然被发现,不得已进行抢救性发掘和清理。具有重大考古科研价值的经批准进行原址保护,其余发掘清理之后回填或者其他处理。其次,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是旅游资源,亳州市在建设中每年都发现很多古墓葬,文物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发掘、清理和管理工作。对于重要的古墓葬不但实行了原址保护而且辟为了旅游景点,但对于没有重大价值的墓葬,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理。我们五千年的祖先都葬在了地下,否则,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就无法进行。我们对文物保护和文物管理方面的知识宣传不够,很多人不太了解文物管理工作,同时工作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一定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关注

2

粉丝

974

主题

QQ|关于我们|商务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亳州家园网 ( 皖ICP备14014694号-1 )

GMT+8, 2024-6-18 00:13 , Processed in 0.1616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3 bozhou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