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336 人浏览分享

亳州博物馆:文字画像砖带你回曹魏

[复制链接]
ibz 发表于 2018-3-11 21: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QQ截图20180311214253.png
QQ截图20180311214320.png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亳州历史悠久,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后铁营遗址算起,距今已有6000 到6500 年的历史;自商汤都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已有三千多年,可以说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中,又以曹操宗族墓群为中心的汉魏文化最为突出。而亳州市博物馆馆藏的曹操宗族墓群出土文字砖和画像砖,是汉魏文化的真实再现。

  “谒汤都”字砖:商汤都亳的佐证

  3月7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慕名来到了亳州市博物馆,尽管是阴雨天气,但仍有不少游客在馆内游览。“我们馆藏的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有一千余件(套),比如春秋晚期蜻蜓眼玻璃珠、银缕玉衣、战国范印等等。但是,我今天要给你介绍的是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的东汉时期文字砖和画像砖,约有600块,是我们的主要藏品。”亳州市博物馆馆长吴磊直接把记者带到了商汤都亳厅。

  在商汤都亳厅,一块青灰色的长方形纹形砖陈列在走道中间,位置显眼,几名游客正在围观。“我要带你看的就是这块砖,也是这个展厅唯一的一块。”在吴磊的指引下,记者看到砖面上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是‘谒汤都’,砖体长24.2厘米,宽12.5厘米,厚4.7厘米。”放在一旁的译文牌显示:“谒汤都”砖出土于曹操家族墓群一号墓,三字阴刻在砖的侧面,文字从左到右横写,可见写法并非现代才有。字体为狂草,运笔精湛。这块砖记载了汉代皇家拜谒汤都的事件,证明了商汤都亳的事实。

  “据魏文帝曹丕敕令大臣编撰的类书《皇览》记载,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汉哀帝刘欣遣大司空御史长卿谒汤陵。因此,‘谒汤都’文字砖,不但记载了汉代皇家拜谒汤都的大概时间,还具备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奔马”画像砖:汉代骏马气韵犹存

  记者随后来到汉魏风骨厅,近百块砖壁挂在一堵墙面上,令记者大开眼界。“这边总计陈列92块砖,包括91块文字砖和1块画像砖。尤以这块东汉时期的画像砖最为珍贵。”展厅解说员介绍,画像砖长23厘米,宽18.5厘米,厚6.5厘米,虽然砖体在出土之前就已经破损,但是画像幸运地保存下来。

  记者看到,这块砖的背面磨光,横向放置,阴刻一匹正在奔跑的骏马。“你看这图中,马作飞奔状,展现天马行空的迅捷。右前蹄略微抬起,左前蹄紧扣地面,后腿正在用力,呈现出已经奔跑而尚未完全跃起的动作瞬息;马头部昂起,眼珠凸出,鼻孔扩张,嘴唇下垂,像是正在发出嘶鸣之声;颈项筋肉紧绷,仿佛在调动全身的气力,形成了极具张力的弧度;贴地的后蹄富于弹性,积蓄着一蹬即腾的爆发猛势。”对此砖颇有研究的吴磊向记者解读。

  “此马和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著名铜马‘马踏飞燕’雕塑如出一辙。作者运用了简朴的工具,自然流畅地刻绘出一匹气韵生动、风格雄健的汉代骏马。这种刻绘形式在继承传统立体写实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曲蹄腾空、勇跃向前的想象空间,再现了大汉王朝拓展疆土、兴旺蓬勃的昌盛之貌,是典型的汉代绘画技法。”吴磊说。

  据吴磊介绍,“奔马”砖绘画直接、质朴,没有任何雕琢的线条,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和再现性,不仅为了解汉代绘画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又对当代马的绘画艺术有着巨大的参考意义和学术价值,值得现代艺术家们详加揣摩。

  数百块文字砖书写汉代人生百态

  据介绍,在展厅陈列的近百块文字砖中,均出自曹操家族墓群,是用发簪之类的细棒物作笔,随意在砖坯上刻出文字,均为阴文。刻字者有负责建墓的小吏,服劳役的官吏(刑徒)和农民等。字砖内容有表达相思之苦的“顷不相见”“顷不想念”等,也有诉说怨忿的“当奈何”“苍天乃死”“为将奈何吾真愁惶”等,刻尽了人生百态。

  有些字砖有相关时间、地名、称谓、事件等方面的刻辞,为史料研究提供了佐证。如67号砖有“延熹七年……元月”的刻辞,表明该墓准备砖料的时间是在东汉延熹七年。4号砖刻有“为曹侯作壁”,则表明墓主的身份是曹侯。“每一块砖,都有它的价值和故事,我们逐一进行了研究。”吴磊说。

  除了展览的近百块文字砖和画砖,博物馆的库房里还有约500块文字砖。对于这些砖的具体来历,在博物馆陈列部已工作了24年的杨玲芝娓娓道来:“1972年的春天,曹操公园区域(魏武大道两侧)还是一片农田,当地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墓室部分露了出来,墓表面还有小洞,随即向当时的亳县博物馆报告。博物馆领导随即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去试掘。1973年夏天,正式挖掘,时间长达三个月。出土的文物有玉器、青铜、铁器、陶器、钱币以及文字砖、画砖等。这次发现的墓室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曹操宗族墓群董园1号墓。而早在1970年发现的元宝坑1号墓也发现有文字砖。目前发现字砖的墓葬一共有7座。”

  群等。整个墓地自北向南,长约4000米,占地约10平方公里,甚为庞大。2001年6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让文物“活起来”制文字砖拓片巡展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

  出于保管安全和便利考虑,文字砖只宜放在博物馆展厅。为了更好、更方便地展现文字砖真迹,杨玲芝从1995年就开始制作拓片,直到现在,至于做了多少个,她笑言自己都“数不清”。为了提高馆藏汉字砖利用率,让汉字砖这类文物“活起来”,亳州博物馆于2015年开始筹备曹操宗族墓文字砖拓片全国巡展活动。2016年1~4月,杨玲芝制作了150多块拓片,为展览活动奠定了基础。

  “2016年8月,我们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始第一场巡展,引起轰动。之后我们走进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南京六朝博物馆等国家一级馆。同时还在我们的联盟成员单位如蒙城博物馆展出。”吴磊向记者介绍,以“曹操”为主题的珍贵汉字砖拓片,在巡展现场非常火爆,引发了市民和业内人士的关注,比如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巡展时长为45天,由于热度不减馆方申请延长至60天。

  吴磊介绍,文字砖的展演不仅促进了大家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也对汉代书法研究提供了平台,“这批珍贵的字砖涵盖了篆、隶、草、真、行等各种字体,有些刻辞字体介于两者之间,为了解汉代的书法演变打开了一扇门。比如字砖‘会稽曹君’就在巡展时引起多位书法界人士的研究观察,其运笔空灵、流畅、纯熟,有隶变的过程,行笔中带有隶味,笔画极其简化。1800多年前笔法如此简练,和今天的汉字基本相同,这在书法史上是颠覆性的重大发现,为研究书法的演变提供了历史依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巡展活动,让这些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吴磊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磊 摄影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3

粉丝

2162

主题

QQ|关于我们|商务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亳州家园网 ( 皖ICP备14014694号-1 )

GMT+8, 2024-3-29 22:24 , Processed in 0.19266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z X3.4

© 2010-2023 bozhoubbs.com